近年來,互聯網醫療風生水起,各方資本爭相融入。最近,關于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和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兩份征求意見稿在網絡流傳,引起業界關注。根據意見稿,互聯網醫療要被“打回原形”。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醫療?如何監管才能讓互聯網醫療符合市場需求,在安全邊界里健康快速發展?從今天起,本報推出“互聯網醫療冷思考”專題報道,期待大家共同探討。
——編 者
醫療新業態誰受益
互聯網技術影響著傳統醫療行業,參與的細分領域越來越廣,業態越來越多樣,從線上走到線下,試圖提供復雜的醫療服務
河北廊坊一位農民在當地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做心電圖檢查,通過互聯網傳到市醫院,醫生把握不準,遂上傳到合作的一家醫生集團平臺,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專家診斷,給出治療方案,實時連接設備,隨訪觀察。由于干預及時,患者避免了急性心梗的發生。
該醫生集團負責人認為,互聯網技術助力分級診療,優化優質醫療資源配置,使有需要的基層患者得到最急需的“專家級”醫療服務。
許多人如今去醫院看病,通過微信、支付寶、醫院APP客戶端“刷”號,根據時間段就診?;ヂ摼W、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影響著傳統醫療行業。從最開始的預約掛號、在線咨詢、劃價繳費、線上購藥到遠程診斷、云醫院、互聯網醫院,互聯網技術參與的細分領域越來越廣,業態越來越多樣。工信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互聯網醫療健康投資額近百億元,比2014年增長1倍。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秋霖分析,這主要與需求升級有關,衣食住行消費業態已被互聯網覆蓋,人們自然也希望醫療領域同樣進行業態升級改造,更符合消費新需求?;ヂ摼W醫療產品從線上走到線下,內容由簡單形式走向復雜形式,試圖提供復雜的醫療服務等。
去年6月,國辦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確定健康醫療大數據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提出將通過互聯網+健康醫療,探索創新模式,培育發展新業態。
“風口”夠大,互聯網醫療以新興產業的姿態,緊隨互聯網經濟升溫,并逐步深入醫療的內核,甚至有人提出將顛覆傳統醫療。
專家認為,互聯網醫療是對傳統醫療的改造,可實現信息的自由流動,有助于扭轉延續千年的“醫生主導診療”局面,使患者逐漸形成“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能力。特別是互聯網+醫療經過短期發展,已經在改變現有的醫療理念和思維,未來有望改變現有的醫療模式,成為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安身立業的平臺。
線上醫療是否靠譜
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溝通,其效果遠遜于面對面交流。線上線下無法連接,會增加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感
國家衛計委日前印發的《關于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關于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猶如一顆巨大的石子投進水面,有人稱之為“速冷”。
按照該意見稿,互聯網醫療僅限于醫療機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的慢性病簽約服務。意見稿還明確規定,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不得使用互聯網醫院、云醫院、網絡醫院等名稱”,而“應當使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名稱?!辟Y質被設定為一條紅線,大量擦邊做醫療的互聯網公司將面臨倒掉的風險。
這確實是公眾一直以來的疑問:互聯網醫療是否靠譜?誰來監管線上醫療安全?有專家認為,互聯網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醫療領域也會不斷出現互聯網新業態。但從目前來看,技術介入本身并沒有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互聯網醫療不靠譜,是因為一些互聯網平臺模糊了健康咨詢和醫療行為的界限,在入駐平臺的所謂“醫生”沒有診療權或者在執業醫師超出執業時段、執業地點、執業范圍的情況下,“越界”提供醫療服務。這背后潛藏巨大的醫療風險,一旦出了問題,咨詢者可能投告無門。
“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醫療服務,而不是技術?!标惽锪卣f,從理論上講,互聯網醫療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支持,解決醫療領域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將來,互聯網、信息化對醫療的改造深刻,會對醫療服務整個流程和每個參與者都有影響,但在現實中仍缺乏基礎,面臨法律不配套。醫生在互聯網醫療平臺上解答患者疑問,算不算非法行醫?此外,不是所有醫生都接受平臺,公眾也沒有完全接受互聯網醫療服務?;ヂ摼W技術對其他領域的改造也許比較容易見效,但醫療領域的特殊性決定它特別強調資質,互聯網提供的必須是醫療服務,才契合人們的需求。
互聯網醫療主要涉及健康咨詢、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管理、預防保健等服務,互聯網能參與的醫療衛生服務極其有限,仍有諸多醫療服務不能依賴于互聯網。華中科技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院院長方鵬騫等學者發現,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良莠不齊,患者在不同的平臺進行線上健康咨詢時,由于醫生專業水平不同、性格各異,患者往往會得到或保守或激進的各式各樣答案。醫學知識具有高度專業性,患者很難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科學篩選和判斷,患者的醫療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另外,醫患雙方若僅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溝通和交流,會增加欺詐事件的發生概率,其效果遠遜于面對面交流;患者在線上咨詢醫生,因線上線下無法連接,與醫生線下無法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感。
互聯網醫療“卡”在哪
技術創新仍顯不足,信息互通共享等融合機制尚未建立,數據缺乏有效共享和深入整合,醫療健康信息數據安全存在隱患
《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國互聯網醫院大軍已經擴充到約36家。實現互聯網在醫療領域的突破,是健康產業的著力點,也是解決互聯網醫療資質問題的重要手段。
互聯網醫療要做到真正便民,惠及更多人群,還需與醫保接軌,也應讓商業健康保險介入。但與醫保接軌后,醫保部門和保險公司如何進行費用管控?在超速發展的同時,這個新興行業更凸顯出政策法規、行業準入以及產業規劃等方面的缺失,相關制度設計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清華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移動醫療領域真正實現盈利或變現的并不多。一些政策如醫保支付、多點執業也阻礙互聯網醫療發展。
在去年舉行的“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立東說,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還面臨著一些瓶頸,包括技術創新仍顯不足、信息互通共享等融合機制尚未建立、醫療健康信息數據安全存在隱患等。他認為,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融合還是一個相對新的領域,存在大量技術和應用的創新空間,加速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應用創新,才能提供便民優質的服務。其次,互聯網醫療健康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和多個行業,需要各行業有機結合,才能完成龐大的系統服務工程。當前,不同醫療機構、廠商等創新產品和服務彼此獨立封閉,缺少合作,數據缺乏有效共享和深入整合,通過產業協同和模式創新將各環節有效連接顯得尤為重要;還需要加強醫療健康數據的安全保障,數據安全保障一直都是信息服務的根本,在醫療健康領域更顯迫切。
“希望各相關方面能夠對公民的個人診療信息依法進行嚴格管控,杜絕信息安全風險,防止健康信息的泄露。對臨床科研數據使用的個體診療數據,實施脫敏去標識化,再積聚應用,并進行風險審核和安全審查。在醫療健康數字身份管理和安全體系建設中,強化標準實施、安全防范,確保醫療健康數據的安全?!眹倚l計委宣傳司有關負責人指出。
“現代醫學早已轉化為生物—社會—心理模式,特別強調人的情感情緒等引起的疾病變化,不可能完全依靠沒有情感的互聯網設備來治療疾病。互聯網只能是醫療的輔助,不可能完全代替。”方鵬騫認為,目前互聯網“火”,都是企業、資本炒起來的故事和概念,在未來幾十年里,互聯網只能成為提高醫療效能效率的工具。
專家認為,診療、手術、用藥等醫療行為,互聯網是打不通的?;ヂ摼W醫療不是把醫院搬到網上?!盎ヂ摼W+”在創新融合醫療的過程中能不能嵌入到就醫流程、嵌入到現有的管理體系中,不應單靠技術,需要各方努力。
文章由:山東上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