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為區計生特扶家庭配置家庭醫生,發放遠程監測設備,患者的健康數據可通過網絡實時上傳到醫院平臺,方便家庭醫生及時查看患者健康情況,形成“家庭醫生+大數據”的醫療服務模式,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近來,市人民醫院推出了“云探視”優質服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借助“互聯網+醫療”,實現住院患者與家屬的隔屏“相伴”。
遠程會診、在線隨訪、預約診療、移動支付……隨著“互聯網+”在醫療健康領域不斷延伸,群眾看病更加方便,大大增強了就醫獲得感。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迅速。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線上醫療服務遍地開花,多部門出臺政策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有何發展趨勢?行業如何共建數字化醫療健康生態圈?日前丁香園·丁香醫生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在上海舉行,醫療健康領域人士對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特殊的全民健康教育,給廣大患者、醫生帶來了強制性互聯網醫療體驗?!敝袊鐣茖W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說,經此一役,患者、公眾以及醫生和醫院,無論是醫療服務的供方還是需方都認識到互聯網醫療非常有價值,疫情將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加速推進到全面發展的階段。
“一方面,‘互聯網+醫療健康’必定會發展,當互聯網滲透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時候,不可能還存在一個禁區叫醫療健康。”陳秋霖說,但由于醫療有特殊性,互聯網醫療領域注定是一個監管很嚴的領域,因為醫療必須是一個全程監管、全程可追溯、責任可倒追的過程。
遵循規律方面,陳秋霖解釋,互聯網平臺要遵循醫療發展的規律,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產品的標準化規范化,符合醫改的方向,防止線下存在的問題線上化;而醫療機構要遵循互聯網的發展規律,互聯網醫院不是簡單地把醫療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是運營體系的重塑,互聯網醫院的運營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平臺經濟的機制。
“互聯網醫療是線下醫療的補充和延伸,可以更好地實現診前診后服務,解決醫患信息不對稱,延伸醫患溝通渠道,幫助醫患建立長期的信任,所以我們要更全面認識互聯網醫療的價值,給予合適的定價,鼓勵、調動醫院和醫生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積極性,使其持續發展?!彼f,“另一方面,更關鍵的是持續的制度創新?!币煤迷圏c政策,勇于探索推動關鍵問題的突破,同時也要加強對規范監管的創新。
方向:融合共建健康產業生態圈
融合共建健康產業生態圈也是業界的愿望?!芭c普通的互聯網不一樣,我們一直把自己定義為產業互聯網?!崩钐焯毂硎荆a業互聯網連接的是產業,推動是產業與產業、產業與用戶、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在今天這樣一個融合的時代,我們希望跟產業進行深度融合,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產業生態圈,并且讓這個生態圈變得更加良性健康?!?nbsp;
在阿斯利康中國總裁王磊看來,共建健康產業生態圈離不開政府、行業、學校、醫院等各方協同,“在行業上,我們越來越認為大家不是相互競爭的格局,整個健康產業都應該團結起來做一些事情,推動行業數字化、融合發展”。
“另外,我們特別看重學校。高校的研發能力可賦能產業實現科學成果轉化?!蓖趵谡f,“同時,我們希望各種產業創新成果能夠在醫院落地,助力臨床發展,而且醫院本身也是創新產生的地方,很多醫生在做成果轉化,不僅僅是臨床執行,讓人感到非常振奮。”
王磊強調,建設健康產業生態圈,首先要把患者的利益想清楚,以患者的利益為出發點,看患者是不是滿意、能不能接受,同時還要注意醫療機構的效率,如果能把這幾個方面結合好,這樣的生態圈就是有生命力的。
展望:互聯網助力以患者為中心
在醫療行業,長期以來有一個備受爭論的問題——到底是以患者為中心還是醫生為中心?
“醫療服務有提供方和接收方,回到醫療服務的本質,誰才是接收方?我們認為還是患者?!倍∠銏@副總裁初洋認為,無論是器械還是藥品,最終受益的還是患者?!叭绻驹谀骋粋€小的方面去看以誰為中心,可能會覺得以醫生為中心沒有錯,以患者為中心也沒有錯。但如果看整個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看,我會更傾向于以患者為中心?!?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