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聚焦基層中醫藥政策和服務能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明確要放開基層中醫診所限制,這為村醫執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國家的政策往往先要解決的是人民群眾為迫切的需求。對于基層中醫人員來說,行醫資質難獲得、舉辦中醫診所審批困難,成為了行醫路上的“攔路虎”。
面對民間中醫發展的重重困境,國家衛健委明確,通過三大舉措,全面放開基層中醫診所,助力基層中醫藥發展。
中醫診所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這不僅放寬了中醫人員開診所的標準,也讓開辦中醫診所流程更簡單。備案制解決了社會反映的舉辦中醫診所審批困難的問題,讓有一定技能的民間中醫可以依法依規開展診療服務。
同時,放開村醫考證限制,降低了村醫行醫的門檻。考取《醫師資格證書》對于民間中醫來說難度較大,國家為民間中醫門發放《中醫(長)醫師資格證書》和《傳統醫學醫術確有長證書》,考核難度較低,適合文化水平較低、實踐操作能力強的人員。
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中醫,支持各老中醫舉辦診所。保證社會辦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和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
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和衛生室、衛生院一樣,可承接當地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和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按與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同等待遇獲得政府補償。
總而言之,民間中醫獲取行醫資格、開辦中醫診所的門檻大大降低,除了創辦營利性的個體診所,還可以進入非營利性的中醫診所,參與公衛、基藥服務,承擔著和村醫一樣的職業,但管理上比衛生室更加自由。
放開基層從事中醫的限制、放寬個人開辦中醫診所的要求,國家衛健委這一政策,無疑讓民間中醫的春天到來了!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農村邊遠地區,我國至少有15萬名民間中醫,其中不少人都是從赤腳醫生走過來的,他們長期處在有用、有益卻“非法”的狀態。當醫師執業證、醫療機構資格證成為行醫的提,民間中醫逐漸成為了“打擊非法行醫”的重點對象。
這一困境終于得到根本上的改善。無數退出村醫、民間郎中有了合法行醫的機會,一技之長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們不用再擔心因為一紙證書而遭受重罰了!
民間中醫是傳承中醫的重要力量。只有為他們提供寬松有序的發展環境,才能使更多的中醫絕技薪火相傳,更好地守護群眾的衛生健康。
國家大大放開了個人開辦診所的限制。除了中醫診所,其他各個類型的診所也都取消審批制度,改為備案制,簡化了開診所的流程。
同時,國家也在整體上放寬了診所的準入要求,此個人開辦診所必須要有主治醫師職稱,但現在只需要醫師資格證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