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至今,互聯網+醫療健康這一詞條已經連續三年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發展”,相比之前的提法增加了“規范”二字。因此,如何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構建醫療健康的準則,以保證醫療健康服務的質量與落實?
一、何為“互聯網+醫療健康”
定義:“互聯網+醫療健康”是以互聯網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 (包括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 , 與傳統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業態的總稱。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2021年3月23日,我國有77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已經建立了預約診療制度,為患者提供線上服務;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了1100家。
二、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現狀
1、國家相關政策
2015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戰略,旨在充分利用信息與互聯網平臺,對傳統產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使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從而創造新的經濟發展生態。
在此基礎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指出,要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等發展;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醫療健康大數據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并且對“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的提供與管理提出了規范性要求。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對“互聯網+醫療健康”全生態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該文件鼓勵互聯網+與醫院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藥品供應保障服務和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等深度融合。相較于之前的相關意見與政策,該文件強調,不僅要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同時更要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著重強調了在互聯網+時代醫療質量監管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
2、服務模式與應用
目前,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主要以五大服務模式展開,分別是移動醫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互聯網醫療、應用“互聯網+”技術的遠程醫療、物聯網醫療和醫療大數據。
移動醫療在我國醫療服務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醫院利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或APP進行預約掛號、取號、智能導診、繳費、查看檢驗結果等。不同地區和醫院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數據交換與醫療資源共享,為患者進行遠程問診甚至遠程指導手術操作?!霸圃\室”、“空中診室”的成立極大地便利了患者對醫療健康服務的獲取。
物聯網的應用則體現在可穿戴設備的飛速發展上,為監測患者的健康狀態和慢性病情況提供便利。醫療大數據在醫藥研究與開發和個性化診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準醫療”。與傳統醫療服務類似,互聯網+醫療健康提供的線上服務可以覆蓋患者就診的全流程,包括線上健康咨詢與問診、網上預約掛號、第三方醫療檢測、電子病歷與電子處方、線上藥品銷售(如阿里大藥房)、線上醫療結算系統等。
3、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亂象
伴隨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呈現井噴式發展,在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便利的同時亂象頻出,不僅危害了“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更是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盎ヂ摼W+醫療健康”常見的問題有線上醫療執業資格是否真實、線上診療的合法性和科學性、線上診療醫療事故責任認定以及“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管理規范體系的統一。在現實生活中,互聯網醫療亂象確實屢見不鮮。
三、如何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
首先,明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核心是醫療健康,互聯網只是載體與工具,切不可本末倒置。其次,注意多環節、上下游政策配套?!盎ヂ摼W+醫療健康”涉及互聯網以及醫療健康領域多方面的協調。因此,互聯網平臺的運營與監管、線上醫療行業服務管理體系、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信息管理系統、患者隱私保護規定和線上醫保結算等政策和制度亟待完善。
最后,強化責任落實、加強行業監督?;ヂ摼W+醫療發展中的醫療責任需要明確,建立適當的醫療責任分擔機制,既要避免互聯網平臺、醫療機構或醫師無故承擔全部責任,也要避免醫療過程中各方主體鉆制度、政策、法律和技術的空子而逃避責任承擔。在監督方面,可以利用互聯網可溯源的特點進行第三方外部監督,同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也需要加強內部監督與管理。